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与中美会谈公告发

三、欢迎美国球队 领取口令

发布时间:2019-06-25 10:46:02

●中国运动员说:“中美两国人民和运动员之间是友好的,我们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我请你们回去把中国人民的问候转告给美国人民。”

●周恩来微笑着说:“人民外交,拿小球来推动地球!”

● 欢迎美国球队周恩来批示接待请示文件

4月7日上午,工作人员将北京打来的电话记录送给中国代表团团长赵正洪看,上面写着:

关于美国乒乓球队要求访华一事,考虑到该队已多次提出要求……

现在决定同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包括负责人在内来我国访问。可在香港办理入境手续,旅费不足可补助。

请将办理情况,该队来华人数,动身时间等情况及时报回。

赵正洪立即叫宋中去通知美国乒乓球队,并请日本朋友村岗久平迅速转告后藤钾二。

村岗久平刚到后藤钾二家,许多记者正在围着后藤钾二提问:“中国代表团已邀请美国代表团访华,是否有此事?”

后藤钾二再三说:“没有这回事。中国不会邀请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的。”

村岗久平听后立即向后藤钾二转达中国代表团意见后,后藤钾二大发脾气:

这么大的事你也不事先跟我打个招呼,太不够朋友了!我刚刚答复了新闻界,中国决不会邀请美国队访问中国。这下子让我说什么好呢?

村岗久平说:“赵团长说事情突然决定了,来不及先通报,请您原谅。”

接着,后藤钾二又亲自找到赵正洪,问是怎么回事。

赵正洪同他做了详细解释和说明,后藤钾二的气才消了。

4月7日中午,美国乒乓球协会国际部长哈里森拜访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秘书长宋中,答复可以接受中国的邀请,细节待该团开会决定后再告。

当天下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开会,斯廷霍文宣布,访华事已得政府许可,但是在女选手中,未成年者要得到双亲的许可,已婚者要得到丈夫的许可。

这时会场外已挤满了记者。科恩第一个跑出会议室,他说:“太幸福了,一定要去,我很高兴。”

女选手中,15岁的朱迪・博琴斯基马上给住在美国的父亲打电话,并取得了同意。

朱迪的父亲在接到女儿的电话前就从收音机中听到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的消息。他说:

我很感动。这对国际和平和友谊确实是好事。

17岁的奥尔加・索尔特也给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父亲打电话,并取得了同意。

奥尔加的父亲在40年代是匈牙利的乒乓球冠军,后移居美国。他说:

我很兴奋,是我训练了奥尔加。

团长斯廷霍文说:

我感到非常高兴。心情与其说是兴奋,不如说是惊讶。

哈里森对中国接受美国队的要求这种友好的态度表示感谢,他对带领第一个美国代表队去中国访问感到特别荣幸和高兴。他说:

所有的队员皆大欢喜,并没有任何害怕。中国运动员们在比赛期间表现得极为友好。

男选手坦纳希尔说:

中国球员们是友好的,而且确实是最优秀的运动员。我到中国去,肯定会丰富我的经验。我们要看看中国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也要他们看看我们美国人究竟是怎么样的。

美国白宫和国务院发言人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中国要同美国改善关系的一个认真的信号。

发言人说:

这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事。

……

中国向一个美国团体发出正式访问邀请,这是第一次。

4月8日早晨,周恩来在国家体委关于接待美国等国乒乓球队的请示文件上批注:

电话传过去后,名古屋盛传这一震动世界的消息,超过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消息。周恩来亲自安排接待工作

1971年4月7日,从中国发出邀请,到4月10日美方人员入境,只有几天时间。周恩来为完成这次特殊的接待任务,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周到、细致地进行具体部署。

在代表团访华的各项活动日程中,周恩来的接见无疑是最重要的活动日程。由于这次访华中方同时邀请了加拿大、英格兰、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和美国5个代表团。因此,周恩来的接见也要5个代表团一起进行。

这就意味着,在接待这5个国家的代表团时,规格都是平等的,突出其中一个都不行。

为了与美国代表团谈话方便,最好是让他们坐在客座的首位。但美代表团是中方最后才邀请的,这样安排显然不合适。

如果把美国队摆在最后,就没法和他们进行单独谈话,也不合适。

周恩来意识到,这回常规的办法行不通了,必须要有新的突破。

经过周恩来和接待工作人员的共同研究,最后,还是周恩来想出一个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周恩来设想的是一个又分又合的办法:把所有的座位摆成一个大椭圆形,分成5个段,每两段之间留出一定间隔,让5个代表团各坐一段;再在每段客位的顶头隔个茶几,摆一主位,留周恩来和中方陪见人员坐。

接见时,周恩来先坐在第一段的主座上,主要与坐在这一段的代表团交谈。

然后他依次与下一段的中方陪见人换位子,坐到那段主位上,与坐在那段的代表团交谈。

代表团次序按国家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先后排列,加拿大在第一,美国在第五。

周恩来细致入微的安排,再次展示了他的智慧。

在中国积极做着迎接工作的同时,美国方面也在为这次象征意义重大的访华之旅积极准备。

4月9日下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到达东京羽田机场,久已等候在候机室的记者一拥而上。美国选手们先是一愣,然后轻松愉快地向记者们展示他们的护照,让记者们看到护照上面“不许去共产党中国”的印记都已抹去。

斯廷霍文面带笑容地说:“我感到非常称心如意。”

有记者问:“你最想看的是什么?是天安门,还是长城?”

斯廷霍文说:“我最想了解的是人,我想尽可能多见到一些中国人。”

接着,他又笑着加了一句:“也许我能推销几辆克莱斯勒汽车。”

哈里森说:“我们对此行感到很兴奋。我们希望向中国人学习。”

哈里森还指出:

加拿大和英国乒乓球队去中国访问,是正常的。

但是美国和中国没有建交,因此我们去访问有特殊意义。我们认为中国选手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是正确的……

听说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对乒乓球感兴趣。

队员博琴斯基对记者说:

这是不能令人相信的事情,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友好,我一定为此做出努力。

科恩说:

中国选手的技术力量是超群的,到中国以后,我要更好地向他们学习。

美国代表团启程前往中国时,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应日乒协、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及《朝日新闻》社之邀,继续在日本一些地方进行访问和友谊比赛。

中国代表团派翻译王家栋和江承宗陪同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经香港去北京。

4月9日当晚,美国代表团抵达香港,中国旅行社派人迎接,机场上涌来一大批新闻记者。

走下飞机后,斯廷霍文说:

我们很高兴,欢喜得要发狂似的,我们希望,此行将促进美国同中国的关系。

斯廷霍文说,中国的邀请完全是友好行动,没有附加任何政治性的东西。

哈里森说:

我们把自己看做是促使美中两国达成较多国际谅解的先锋。

我们热切希望中国运动员访问美国。中国热烈欢迎美国代表团

1971年4月10日,广东深圳的罗湖桥迎来风和日丽的早晨。

10时,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到罗湖桥南端。当时,罗湖桥一头是中国内地,一头是英租地香港。

早在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因铁路员工积极护路,广九铁路免遭破坏。当时的罗湖桥不但桥面狭窄,只能行驶火车,而且桥身无顶无棚,任凭雨淋日晒。1959年,人民政府将罗湖桥改建成钢筋水泥桥,桥面也加宽了一倍多。1962年又加盖了铁皮篷顶,在铁桥两侧增设了铁栏杆,并铺上了人行道。

20世纪70年代初,罗湖桥附近有个渔民村,除了三层楼的深圳站和海关联检楼外,四周杂草丛生,显得很荒凉。

而在4月10日这天,罗湖桥却显得十分引人注目。几千个当地人自发地聚在罗湖桥,欢迎从这里进入大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当天上午,斯廷霍文微笑着,第一个走向罗湖桥北端。当来到桥心的时候,他的脚步停顿了一下。在这一瞬,他的神情肃穆,像是在从事庄严的事业。在斯廷霍文身后,美国队的成员们鱼贯而行,以新奇的目光注视前方。

蒂姆・博根走在哈里森身后,他是这个队列中的第三个。来到罗湖桥前,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这两天他最忙乱,因为找他的人太多了。

博根是美国长岛大学助教,主办《乒乓话题》。美国国内得知他要到中国去,《新闻周刊》、《纽约时报》、哥伦比亚广播电台,还有澳大利亚的一家报纸,都派人找到他,请他撰写中国见闻,拍摄照片,最好是提供独家新闻。结果,《纽约时报》捷足先登,博根答应为他撰稿。

不过博根说:“太多也不行,因为我还是美国《乒乓话题》的编辑呢。”

美国代表团的成员几乎每个人都带上了相机,19岁的约翰・坦尼希尔穿着棕色的工装走在队列中间,他是美国一所大学主修心理学的在读学生。

他坦然地对跟在身边的记者说:

我到中国去一趟肯定会丰富我的经历。我们要到中国去看看中国究竟是怎样的,因为中国人同我们完全不一样。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让他们看看我们美国人究竟是怎样的。

坦尼希尔还兴奋地说:

我希望什么都顺当。这完全要看他们对我们的反应。如果让我们随意出去走走和拍拍照片,那倒不错。要是说到打球,那就要命了。

36岁的队长杰克・霍华德来自西雅图,是IBM公司的电子计算机程序编制员、工程师。

后来,杰克・霍华德回顾自己踏上罗湖桥的感觉时,感慨地说:

当我从香港一踏上罗湖桥,就觉得一切都非同寻常。我说不上对眼前发生的事欣赏之极,事实上,我们这些人还都意识不到进入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件事毕竟在一瞬间震撼了我。我觉得我正在走向另一个世界――似乎是走向月球。

霍华德对自己说:“绝妙呀绝妙,我竟然会走在去中国的路上。”

当时,球队队员科恩说:

我认为我能向中国人民和政治家传递信息。我不是政治家,中国将把我当成一个孩子,而不是会给人以虚假印象的人。

在进入中国的这天,科恩穿一条紫色的天鹅绒裤子和一件紫红色运动衣。他还在上衣左胸别了一枚毛泽东像章,他说是向别人要来的。

15岁的小姑娘朱迪・伯琴斯基天真快乐地走在中间。她生活的15年正是中美两国关系充满波折、彼此隔绝的岁月。

来自奥兰多的女孩,16岁的索尔特斯说:

我们就像在本国一样。我在想,我们这次访问的意义多么重大,我们在想,我们对于增进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走向罗湖桥时,这个队列又增添了4名成员。经中国方面批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驻东京办事处记者约翰・里奇和杰克・雷诺兹,美联社东京分社记者约翰・罗德里克,还有美国《生活》杂志的远东地区负责人约翰・萨尔,也随美国队到中国采访。

走向中国之前,罗德里克充满期待地对记者说:

中国人有一句格言叫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希望,这次旅行虽然就其性质来说范围是有限的,但是他将能够成为这个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之间新闻交流开始放松的第一步。实地的新闻报道只会有助于我们两国增强了解和增进友好。

10时30分,美国乒乓球队全部走上了罗湖桥。前面一幅巨大的红色标语在桥的北端迎候他们:

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汇聚在罗湖桥欢迎美国代表团的人群,有的欢呼着,有的喊着热情而友好的口号。

走过了罗湖桥后,美国乒乓球队成员从深圳登上火车。当天下午,美国代表团到达广州。

在广州,他们受到广州人民热情的欢迎,这种热情让他们多年后都记忆犹新。事隔15年后,哈里森在又一次来到北京时回忆说,他们来到深圳火车站的时候,就像突然来到了农村,车站“野外是一片稻田,田园风光美极了,我们都急切地猎取镜头”。

后来,霍华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

一过罗湖桥,就听到广播喇叭里传出雄壮的进行曲音乐,盛情的主人陪着我们从这间屋子走到那间屋子。每间屋里都有水果,还有被他们称之为“橘子汁”的饮料,其实,按美国的说法,那是带橘子味的汽水。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毛泽东的形象无处不在,这里有毛、那里有毛,反正哪儿都有他,人们送给我们毛的语录书、毛的照片、毛的徽章,要是我们把此行中得到的所有这些都带回国,坐飞机就肯定超重了。

家住纽约的利阿・纽伯格夫人当时是以加拿大乒乓球女队领队沃尔登夫人的“美国女友”身份被中国方面特批而来中国的。

进入中国内地的情景,给纽伯格夫人的印象太深了。她事后说:“我对于中国的第一个印象要从我们自香港跨过边界的那天说起。”

纽伯格夫人还说:

在我们离开广州到北京来的时候,我感动得哭了起来。这不是因为中国人的礼貌周到,而是因为他们对人非常热情,这种热情甚至表现在我们握手的时候。到机场迎接我们的中国女运动员的表现尤其是这样。我感到这些人就是我最要好的第一批中国朋友。

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留给了美国代表团深刻的印象。乒乓外交增进了中美之间的交流沟通,并且彼此的友谊一直在增进。一位美国代表团成员后来说:“有时候每隔10年,有时候每隔5年,这种交流一直存在。”中国接待美国代表团

1971年4月10日晚,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格雷厄姆・斯廷霍文为团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乘飞机到达北京。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有:美国乒乓球协会国际委员会主席拉福德・哈里森、美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蒂姆・博根、美国参加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代表大会的代表乔治・布本、代表团领队杰克・霍华德;代表团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约翰・坦纳希尔、埃罗尔・雷塞克、格伦・科恩、乔治・布雷斯韦特;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康尼・斯威里斯、朱迪・博琴斯基、奥尔加・索尔特斯,以及布本夫人、雷塞克夫人和迪克・迈尔斯。

当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负责人李梦华、吴晓达、邹伯贤、凌青、尹佐珍,以及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员和运动员王传耀、孙梅英、仇宝琴、杨俊、盛新华、陆巨芳、何祖斌、苏国熙等,前往机场迎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美国队于10日22时来到北京,北京已经是深夜了,他们是坐一架“伊柳辛-18”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的。

当晚,大约有200多人在首都机场热烈欢迎美国乒乓球队。

飞机停稳后,首先下来的是大约20名左右的中国人,然后有一个外国人走下了飞机,他被当成是美国乒乓球队的成员,照相机的闪光灯立刻闪了起来,结果却发现这个人是一家加拿大报纸的记者。

然后下来的是哥伦比亚乒乓球队的成员。过了一会儿,美国队才下飞机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格雷厄姆・斯廷霍文和运动员们走下飞机时,微笑着对前来欢迎的中国主人不断地挥手致意。

随后,中美两国运动员在一起照了相。自始至终,机场都沉浸在掌声和欢呼声中。

接着,在中方人员的引导下,美国代表团的成员到机场休息室里稍息。

在休息室里,中美两国运动员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中国运动员说:

中美两国人民和运动员之间是友好的,我们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美国运动员对中国运动员一再表示,他们很想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现在来到了北京,心里感到很高兴。

稍息片刻后,李梦华、吴晓达、邹伯贤、凌青分别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名义到机场迎接,把客人接到北京市中心的新侨饭店下榻。

在饭店里,一位接待人员兴致勃勃地向美国客人介绍,这里距昔日的外国使馆区东交民巷近在咫尺。在旧中国,这儿一度是中国“太上皇”居住的地方。不过今天的情形完全不同了。

接着,这位人员援引一句唐诗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中文里,“侨”和“桥”同音,如果我们把这座饭店视为“新桥”的话,诸位一定会有深入的联想。

美国客人连声说:“真的,确实如此。”

科恩是美国乒乓球队里最引人注目的选手。他服装奇特,在当时人们从来没有见过。

科恩举止俏皮,居然爬到新侨饭店门口的石狮子座上注视过往的中国人。和中国队进行友谊比赛时,他竟然将脚放在乒乓球台面上系鞋带。

科恩直率和可爱的一面,让中国人民感受到了美国人民的质朴和幽默。李青川设宴招待美国代表团

1971年4月11日,这是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到中国访问的第一天。

早晨,工作人员给美国代表团安排了丰盛的早餐。他们在北京吃的第一顿早餐是典型的美国式的:烤面包、草莓酱、熏肉、鸡蛋。

来到餐桌时,代表团的成员不约而同地“啊”地叫了一声,他们说:“原来中国人对西方并不陌生。”

当然,他们也有不适应的地方。美国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与众多主人或接待人员会面的时候,总希望能给他一张名片,以便回去以后放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日后联系。

他很快就彻底失望了,因为当时中国还不兴名片,在那个年代里谁也没有。

4月11日上午,是美国代表团自由活动的时间,他们大都去了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巨大的标语牌,上面写着: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他们在标语牌下拍照留念,然后纷纷走向天安门。他们被人群围住了。引人注目的是科恩,他长发披肩,那一身“嬉皮士”打扮和北京市民的简朴衣着相比,实在大相径庭。

当天早晨,科恩原本是想找一家出租自行车的地方,但是未能如愿,只好跟大家在一起。

在天安门广场,满不在乎的科恩终于变得有些沉不住气了,他第一个跑回下榻的饭店,一进门就高声叫起来:“5000,5000,有5000人在跟着我!”

实际上,到处跟着他围观的大约有50来人,大部分是儿童。

4月11日下午,美国乒乓球队与中国运动员一起进行训练。同时训练的还有与美国队同时到达的哥伦比亚乒乓球队。

当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行欢迎宴会,这是当天的最后一项活动。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负责人李青川、王国权、李梦华、吴晓达、杨寿山、邹伯贤、凌青,我国乒乓球队教练员、运动员王传耀、孙梅英等,出席了这次宴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负责人李青川在宴会上祝酒时,真诚地说:

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我们向美国运动员和美国人民表示良好的祝愿。维护和发展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愿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来访是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一个友好的表示,希望这次访问能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接着,斯廷霍文在祝酒时说:

在中国,我们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地欢迎。我看到中国运动员慷慨地为我们的运动员花时间交流球艺,心里感到温暖。我代表今天在座的全体美国人向你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4月11日,随美国代表团来华的记者罗德里克在北京发出了他重新踏上中国之后的第一篇报道,详细描述了他们在中国访问的第一天。

这是一篇极富历史意义的报道,罗德里克指出:

这是我22年中从中国发出的第一条消息。我报道的消息若在几周之前是难以令人相信的,就是美国人在这个人民共和国受到了欢迎。

而且扩大同各种美国人的那种人民与人民之间交往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我作出这一估计的依据是星期六从深圳到中国首都,中国人接待美国乒乓球队的15名成员的那种友好精神。在星期日我们急急忙忙去赶上球队时给予我和另两名美国记者的很热烈的欢迎更加证明了这种估计。

官员们对我们说,我们是作为现在正在工作的记者而得到签证的第一批美国记者。美国乒乓球队是1949年这个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以来第一批来到大陆的美国人。

……

但是,在人的关系方面,美国和中国接触中出现的像春天那样的温暖,不能不使在漫长的互相敌视的严冬所结成的冰块融化掉一些。

我于今天阳光普照的上午10时30分同全国广播公司的里奇和雷诺兹以及他们的两个日本助手山中和椎原一起越过了英国殖民地香港的边界。

同我们一起的有其他一些外国记者:英国人萨尔,西德人菲施贝克,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施莱辛格和怀特。

只有我和里奇到过中国。我们两人都是在共产党接管政权以前来中国的。我们已经得到了要发给签证的诺言,但是仍不知道我们是否会受到欢迎?是否会在最后一分钟出现障碍?一旦我们来到中国之后,我们是否会受到冷淡的接待,或漠不关心的接待?我们不必发愁,从边界到北京,我们一路上受到了笑容可掬和握手的礼遇。

罗德里克还写到了他们刚刚进入中国时的情景,他指出:

在深圳,我们以整齐的步伐走过一排排官方的建筑物,喝茶、换钱,中午饱餐一顿,吃鸡鸭、乌贼和鲍鱼,然后喝中国啤酒。

从路边的绘像牌上,公共建筑物里的雕像,从无数穿着蓝色服装的中国人的胸前,到处都可以看到毛泽东主席朝着我们微笑。

我们的洁净无瑕的火车从比比皆是的扩音器发出的军乐声中穿过两边都是高山的山谷,这种军乐声不断被朗读毛泽东小红书上的语录的声音所打断。

广州是一个有300万人口的大城市,我们在前往机场的途中只是瞥了一下这个城市。

这个欣欣向荣的城市当时正是处在星期日的假日气氛中,数以千计的人在大街上游逛。

……

从来到了北京的那天起,这些美国公民就生活在一个全新国度的首都了。从历史的角度看,他们不是第一批来者。在他们之前,不知有多少美洲来客已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足迹。然而后来者尽可以开创自己的业绩。

美国乒乓球队的成员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真切地看看中国――这个又古老又年轻,在充满了动荡的年代里艰难向前、包蕴着富有无穷活力和如诗如画的国家。应该怎样描述“乒乓外交”的使者们对中国的最初观察?

这里记下的是若干片断。

中国人民的热情让美国代表团和随行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魅力。美国客人登上万里长城

1971年4月12日9时,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离开下榻的饭店,于10时到达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一群老师将他们迎入会客室,然后与他们亲切地交谈。

这其中有钱伟长教授,他曾经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与工作过,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美国客人发现,清华大学的教师中,有不少曾在美国留学。

当时,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一起研制了一辆名为“7.27”的卡车。于是,来自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斯廷霍文被邀请坐进驾驶室看看这辆卡车。

斯廷霍文坐了进去,还兴致勃勃地把车开出了一段,然后拍拍手说:“这辆车还不错,特别是手工制做部分和车轮镀铬工艺还行。”

他还补充了一句,幽默地说:

不过我开车开得可不好,车前尽是记者,我真怕压死几个人,所以刹了好几次车。

美国客人问,为什么这辆车叫“7�27”这个奇怪的名字?

有人回答说,那是为了纪念一个重要的日子。

那是1968年7月27日,工人宣传队开进了清华大学,使学校中的武斗停息下来。但是,这些美国人无论如何也搞不清楚由翻译转述的“工农兵上、管、改大学”这句话的含义,弄不懂为什么这里的大学生又叫“工农兵大学生”,只知道这和传统的大学不一样。

美国代表团参观了清华大学的校办工厂。

从工厂出来的路上,美国人走进一个正在上体育课的篮球场,活泼的美国人走上前去,投了几个球。

接着又参观了一个电子系的半导体车间,在那里,美国选手用15分钟时间和大学生打了乒乓球,这中间自然少不了那位活泼的科恩。

他们继续散步式地参观大学。在体育馆,校篮球队正在训练,美国人又投了几个球。

12时,在清华大学的教授陪同下,每4~5个美国人为一组开始吃午餐。

在清华大学吃完午餐后,美国代表团驱车直上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谊交往的纽带和桥梁。山顶上的春风犹带轻寒,山脚下的桃花却开得一片娇红。

美国代表团被雄伟的长城震撼住了。

一个成员问:“长城北边是什么?”“还是中国。如果我们无休止地走下去,就会走出中国。”一个同伴回答。

“多么古老悠长啊。”

一位美国客人突然问:“孔夫子的思想对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没有影响了吗?”

一位中方的陪同人员说:“没什么了,那是古代中国的思想。今天的中国和过去完全不同了。”

这时,斯廷霍文接过话,说:

我去过英国,亲眼见到了横亘于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的哈德瑞墙,如果把它和长城相比,哈德瑞墙像是一块鹅卵石。

听到这番话,大家笑了。

接着,中国翻译大声地告诉美国客人,关于长城,毛泽东主席有诗写道:

不到长城非好汉!

美国代表团的成员最后在长城上合影,纪念这次难忘的登长城之旅。周恩来与美国代表团谈话

1971年4月14日14时30分,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英国、尼日利亚乒乓球代表团。

周恩来和各国代表团亲切合影,然后与各国代表团进行座谈。

周恩来对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表示热烈欢迎,请他们回去把中国人民的问候转告给美国人民。

周恩来引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句欢迎美国客人。

周恩来说:“过去有很多美国朋友来过中国,中美两国人民以后会经常彼此友好来往的。”

斯廷霍文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听到这一点,希望能很快开始。”

周恩来说:“我想不会慢的。”

斯廷霍文和美国乒乓球队的领队杰克・霍华德一致表示:

希望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能够在最近的将来访问美国,以便给我们一个机会,来报答你们的好客精神,并在美国进行友谊比赛。

周恩来对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美作了肯定的答复。他还特别提到随团来访的美联社驻东京记者约翰・罗德里克说:

罗德里克先生来过中国。我和他比较熟悉,我和你们国家的一些新闻记者比较熟悉,他们都要求来中国,当然一次不能都来,就分批来嘛。

周恩来接着意味深长地说:

我请你们回去把中国人民的问候转告给美国人民。中美两国人民过去往来是频繁的,以后中断了一个很长的时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周恩来的话使罗德里克很感动,他代表随团美国记者热情地表示:

我首先感谢你邀请美国记者访华。美国记者访华,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中断,终于实现了。同时我赞成你刚才的说法,我们的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如果我们两国间有更好的谅解,这新的一页将更加美好。我希望通过记者的报道,这种关系会得到改善。

就在周恩来与美国乒乓球队的领队人物斯廷霍文、哈里森、博根等人交谈的时候,在他们身后那排椅子上坐着的科恩突然站了起来。他当时穿了一件西装,没打领带,依旧是长发披肩。他大声说:“我很想知道总理怎样看待今天美国青年中的‘嬉皮士’?”

原来,在周恩来接见美国代表团之前,科恩宣称他在见到周恩来的时候要提问。乒协主席斯廷霍文是美国队中长者,他怕科恩惹是生非,因此力劝科恩放弃念头。

但科恩一见到周恩来,便把自己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对周恩来说:“我想问一问,总理对目前在美国青年中流行很广的‘嬉皮士’运动有什么评论?有什么看法?我很想了解这些。”

周恩来认真地听完科恩的提问,然后坦然地说:

首先,我对此了解得不多。所以,我只能谈一些并不深入的意见。

周恩来耐心地说:

今天,世界上的青年对现状不满,正在寻求真理。青年思想波动时会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但各种表现形式不一定都是成熟的或固定的。因为,寻求真理的途径总要通过各种实践来证明是对还是不对,这在青年时代是许可的。

各种思想都要通过实践检验一下。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所以我们懂得青年人的心理:特别好奇。别的国家的青年来访问时,我们发现他们不一定和你们同一派,但是我们看到也有这样的形式,比如留长头发,等等。我碰到过英国青年也有留长发的,碰到过日本青年也有这样的情况。

科恩听完周恩来的话,十分钦佩周恩来的宽容和大度,他说:

对,总理先生。这些表现形式是许多日子思索的结果,他比表面上看到的更深刻,这是一种新的思想。没有很多人熟悉他,可能有少数人熟悉。

周恩来接着说:

按照人类发展来看,一个普遍真理最后总要被人们认识的,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我们赞成任何青年都有探索的要求,这是好事。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认识。但是有一点,总要找到大多数人的共同性,这就可以使人类的大多数得到发展,得到幸福。我只能回答这些了。

周恩来的话引起了美国代表团的共鸣,他以热烈鼓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周恩来的钦佩。

周恩来的话被电波传到了美国,身在加州洛杉矶的科恩母亲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在花店工作的她马上产生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向中国总理赠送一束玫瑰花表示感谢。两天后,一束红玫瑰花被送进周恩来办公的地方,这是科恩的母亲通过国际鲜花组织不远万里相赠的。美国母亲感谢中国总理对她的儿子讲了一席语重心长的话。

科恩完成了“乒乓外交”的使命,回国后遭遇人生逆境。他希望再有机会访华,但是望断天涯,最后没有实现愿望。

科恩于1951年2月8日出生在美国西海岸的纽约州布鲁克林区。两年后,他有了唯一的弟弟基思。父亲菲立普在一家电视台做公共关系业务。

科恩7岁那年,全家搬到了纽约州的新罗谢尔。家中有一个宽敞的廊台,父亲就在那里放了一张乒乓球桌。结果父子俩一打起来觉得地面不平,还动手修整了一番,说明他们对打乒乓球动了真格,满心希望打好。

科恩10岁时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写的青少年时代回忆录《勇气的形象》一书。科恩读后很有感触,就用稚嫩的文字给总统写了一封信,还把这本书寄去,希望得到总统先生的签名本。没有想到,肯尼迪把书寄回来了,真的在扉页上亲笔签了名。

科恩的运动天赋开始显露。11岁时,他获得乡间俱乐部的游泳冠军。不久后把保龄球打得得心应手,经常打出高分。

1966年,科恩15岁,父亲带他到加州南部旅行,结果父子俩深深地爱上了洛杉矶,他们回家后向妻子(母亲)弗兰说了一大堆洛杉矶的好处。弗兰从小在一个普通人家长大,婚后成为持家主妇。她顺从丈夫和儿子的意见,把家搬到了洛杉矶。

新家附近有很多乒乓球俱乐部,科恩马上参加了其中的一个,结果当年就赢得“好莱坞杯”全美乒乓赛少年组冠军,这是他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在获得两次全国少年冠军后,他决心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没有想到,搬到洛杉矶的第二年冬天,科恩的父亲去世了,年仅48岁,家庭遭遇了重大变故。

科恩的母亲非常坚强,立即出门求职,并在一家花店找到工作,开始了职业妇女生涯。直到今天,91岁的弗兰仍然坚持工作。

父亲的去世没有动摇科恩对乒乓球的热爱,他继续训练,不断参加比赛,成绩逐渐上升,终于在70年代初打入了美国国家队。

1971年4月17日,美国乒乓球队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从香港抵达日本东京,随即从东京乘机返回美国。

刚刚回到美国的那一阵子,科恩的生活很红火,到处都是向他表示热情的人。

“乒乓外交”使科恩声名声鹊起,但他的经济状况却有点糟糕。科恩抓住对乒乓球运动的最后热情,写了一本如何打乒乓球的书,很快就出版了。

没料想市场反应淡漠,一来因为他本身技艺有限,二来也因为科恩受教育程度不够。访华时,科恩是以加州圣塔莫尼卡学院政治系学生身份注册的,可他不是个好学生,在课堂外的时间远比在教室内多。

令人遗憾的是,科恩回到美国以后,没有能够远离毒品,这使他打球和学业两不成。在美国,一切以实际成就为标准,短暂的光荣会很快烟消云散。科恩终于离开了球队,离开了学校,出入于失业者的行列。不久,他来到夏威夷群岛寻找生活之路。

2004年4月6日,科恩在美国加州一家医院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享年53岁。

然而,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科恩在“乒乓外交”中的贡献,在中美两国纪念“乒乓外交”的时候,人们会一遍又一遍提到科恩的名字,回忆他充满俏皮的举止。

终于,中美两国乒乓球协会一起做出努力,邀请科恩的母亲弗兰代表已经逝去的儿子踏上中国的土地,参加中美“乒乓外交”35周年庆祝活动。

科恩的母亲弗兰知道儿子的夙愿,她觉得自己的年龄不成问题。怀着对已逝儿子的怀念,她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和庄则栋紧紧握手的时候,两人都十分感慨。

不管弗兰走到哪里,都有人向她提到科恩,这使她为儿子而骄傲。

回国以后,弗兰给记者发来邮件说,中国之行,“所有我见到的人都充满热情,我由此能够理解了,为什么格伦(科恩)能有那么多的朋友。尽管他不懂中文,而他的朋友们也不会说英语。我发现所有的人都对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充满热忱。”

几天后,即将结束访问行程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再次来到广州,转道香港回国。

当天晚上,在友谊剧院,张旭初陪同美国运动员看了一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斯廷霍文说:

我在伦敦、莫斯科以及美国很多城市都看过芭蕾舞剧,但中国的芭蕾舞剧,无论从服装还是道具上都非常独特、非常好看。

在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球队的成员后不久,美国总统尼克松立即宣布了一系列对华开禁措施,作为回报。美国乒乓球队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这个邀请立即被接受。

在后来的1972年4月12日,美国派一架波音707专机来到加拿大渥太华机场,专程迎接结束在加拿大访问的中国代表团,飞机上用中文写着“友谊飞翔号”,悬挂着中美两国的国旗。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代表团到美国进行友好访问。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被媒体称为著名的“乒乓外交”。周恩来说小球转动了地球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这一举动,特别是谈话中传达的重要政治信息,立刻引起美国政府高层的关注,也受到美国广大民众的欢迎。北京的“乒乓外交”,引起了美国的“乒乓热”。

4月21日,尼克松总统会见美国乒乓球队的领导人。尼克松也试着玩乒乓球,很自然地用中国式的直握球板。

这样,美国掀起了一阵“乒乓热”,美国电视台通过人造卫星利用星期六晚上的“黄金广播时间”,播送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实况,美国全国喜欢打乒乓球的人数达2000万之多。

5月30日,人民大会堂里灯火辉煌,周恩来正在一次干部大会上作报告,这次会议的气氛轻松而愉快,会场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周恩来在会上说:

4月7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把乒乓球一弹过去,就转动了世界,小球转动了地球,震动世界嘛!连锁反应,特别是美国国内纷纷响应。

……

结果,他们来了,转动了世界。我们还得准备回访哪!

“乒乓球队有人来吗?”周恩来关切地注视台下的座位,寻找到会的乒乓球运动员。

周恩来发现了中国乒乓球队员林慧卿,于是问道:“林慧卿同志前头来坐啊,郑敏之、张燮林、梁丽珍同志来了吗?”

下面回答:“来了。”

这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周恩来说:“值得给他们鼓掌,可别骄傲,掌是鼓了,责任重啊。”

会场的掌声更大了。

周恩来亲切地请几位乒乓球运动员坐到前边。在群众热情的掌声中,运动员们腼腆地相互谦让着。

周恩来说:“不好意思了,勇敢嘛!勇敢上前线。还有梁戈亮,来了吗?”

周恩来接着说:“你们没有有勇气到美国去?林慧卿、郑敏之你们说呀!”

运动员们高兴地用笑声答复周恩来的询问。

周恩来微笑着说:

乒乓球弹出去,他要弹回来,既要震动世界,就继续震动。中美两国人民来往嘛。

在名古屋的乒乓球赛,我们的口号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

人民外交,拿小球来推动地球!

周恩来进一步阐明了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深远意义:

运动员队伍遵循毛主席外交路线,成为“友谊的使节”,人民外交就会产生巨大的威力。就在几天的时间里,全世界听到中国“乒”的一声把球打了出去;接着,美国“乓”的一声把球打了回来。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美。乒乒乓乓,穿梭般的银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往来的大门,出现了更多的交往。

……

我们的友谊是从小球开始的,现在从乒乓球到篮球,“球”越来越大,友谊也越来越深了……

我们两个国家都有海洋连结着,我们的友谊就像海洋那么深。我们运动员就在这友谊的海洋里游泳。

周恩来提出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互访的大门。

1971年4月19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乘专机到达纽约进行友好访问。代表团在机场受到纽约市接待委员会的代表和一些美国朋友的欢迎。

前往欢迎的还有旅居美国东部的华侨代表。他们高举着写有“美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万岁”、“旅美华侨最热烈地欢迎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等口号的横幅,许多人还举着毛主席像和中国国旗。

纽约市市长林赛的代表帕尔默也到机场迎接。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代表黄华、副代表陈楚和代表团其他成员以及前来就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唐明照和中国驻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代表团团长林放也到机场欢迎。

4月19日中午,纽约市市长林赛在市政厅接见了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对代表团的访问表示欢迎。庄则栋团长对纽约人民的热情欢迎表示了深切的感谢。

4月20日,在美国进行友好访问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纽约市长岛的纳索体育馆同美国乒乓球队举行友谊赛,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当天,纳索体育馆内悬挂着中、美两国国旗和一面横幅,横幅上用中、英文写着:

热烈欢迎中国乒乓球代表团!

观看比赛的有近1万人,其中有一些是最近访问过中国的美国朋友。

比赛开始前,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斯廷霍文把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庄则栋介绍给观众,这时,体育馆内爆发出持续不断的掌声。纽约市纳索县县长拉尔夫・卡索致了欢迎词。

当中美两国运动员列队进场时,全场观众起立,长时间地鼓掌和欢呼。乐队演奏了中、美两国国歌。两国运动员还一一被介绍给观众。

双方运动员交换队旗后,进行了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等5场友谊赛,接着由中国运动员做了女子双打和男子单打两场表演赛。整个比赛期间,全场观众不时发出热烈的鼓掌和欢呼声。许多华侨还挥舞中国的国旗,举着标语,热烈欢迎来自祖国的亲人。

比赛结束时,少年儿童向两国运动员献了花,许多观众还走上前来同运动员们热烈握手,并且请他们签名留念。

当天晚上,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同美国乒乓球队一道观看了美国黑人舞蹈家演出的芭蕾舞,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演出休息时,中国运动员同观众进行了友好交谈,许多美国观众请中国运动员签名留念,中国运动员写了:

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岁!

演出结束时,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走上舞台同黑人演员们热烈握手,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后来的1972年4月12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底特律市,团长庄则栋发表讲话说:

我们代表团是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来到美国的。我们愿意借此机会向美国人民和美国运动员学习。我们将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做出我们的努力。

……

我们对到这里来欢迎我们和为我们的访问做了很好安排的美国乒乓球协会和其他美国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以乒乓外交为开端,中美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相继而来。毛泽东、周恩来的人民外交思想,继续推动着地球的转动。

举报

热门好书,快上车!

  • [历史]一觉醒来,嫂子一丝不挂躺在身边
  • [历史]久等了,我们这就开始
  • [玄奇]我是个缝尸匠,缝了一具女尸后,她却……
  • [历史]太子别啃了,我都松了…
  • [现代]既然都穿这么性感了,跟我一块躺棺材里吧
  • [现代]穿着暴露的美女整天晚上来撩我。
下载黑岩阅读APP,红包赠币奖不停
+A -A
目录
设置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