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耻扬眉: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隆重举行

一、特区预委会开会 领取口令

发布时间:2019-06-25 11:01:42

●江泽民说:“预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香港行使主权的准备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李鹏强调说:“香港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荣,得益于中国内地的稳定和繁荣。”

●江泽民说:“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必须依靠我们自己,靠我们强大的日益兴旺发达的祖国。”

● 特区预委会开会

共和国故事・百年雪耻

在京成立特区预委会

1993年7月16日,人民大会堂里铺上了红地毯,里里外外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将在这里正式成立。预委会由69名委员组成,其中内地委员32人,香港委员37人,主任委员由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担任。

预委会下设政务、经济、法律、社会及保安、文化五个专题小组。各组分别由一个内地委员和一个香港委员共同担任召集人。

预委会的职责是在香港特别行政筹委会成立之前,为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现平稳过渡,进行有关准备工作。

预委会第一次会议前,由田纪云副委员长主持任命书颁发仪式。

预委会全体委员神情庄严地走上前来,逐一从乔石委员长手中接过大红烫金的任命书。这标志着预委会正式开始履行全国人大常委会赋予的职责。

乔石即席发表讲话,他希望预委会全体委员“紧密团结,同心同德,全力协作,做好各项有关工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的成立创造条件”。

当天上午,江泽民、乔石、李瑞环、朱�基等中央领导接见了预委会全体委员,并合影留念。

江泽民在讲话中说:

预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香港行使主权的准备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7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为香港平稳过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文章指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距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只剩下不足4年的时间,而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政权的顺利交接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教等各个方面的事务,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

……

十分清楚,设立预委会,不是什么“另起炉灶”。因为所谓“炉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第一届立法会,其模式、架构,基本法已有明确规定。它已为1997年后的香港,包括其政治架构奠定了法律基础,中方将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

……

现在成立的预委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的工作机构,它接受常委会领导并向常委会负责,它的任务是提出有关方案、意见、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1996年筹委会成立后,预委会即结束其工作。从其性质和任务可以看出,它不是一个权力机构,不会干预后过渡期香港政府的日常管理,因此它不会变成香港的“第二权力中心”或“影子政府”。

预委会的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香港委员包括工商界、金融界、社会服务界及基层等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内地委员的层次也较高且多数熟悉香港事务。这样的组成可以充分反映和吸纳来自香港和内地各方面、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

预委会的成立在香港各界引起良好反响,但也引起了一些错误的臆测。

7月1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鲁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他代表中国政府告诉在场的中外记者,预委会的任务只是提出有关方案、意见、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它没有决定权,因而不会成为第二权力中心或“影子政府”,也不会干预后过渡期的香港政府的日常管理,预委会不会代替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工作,凡是涉及跨越“九七”或有关过渡问题,原来需要由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讨论的,今后仍然这样做。

为了广泛地听取港人的意见和建议,发动更多的爱国爱港的香港人积极参与过渡时期的各项事务,预委会第二次会议提议,增加预委会委员和港事顾问的数目,尽量把那些有不同背景的人吸收进来。

从1992开始,中国政府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和新华社香港分社两家的名义,聘请了三批香港事务顾问共141人。

另外,新华社香港分社还聘请了274人为第一批香港区事务顾问,这些顾问们以对香港未来负责的高度责任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起到了很好的智囊作用。

李鹏在特区预委会上讲话

1993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了这次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预委会副主任安子介、霍英东、周南、姜恩柱、郑义、李福善等出席了会议。

李鹏在会上就香港问题和国内形势发表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李鹏首先对预委会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代表中国政府对各位委员热心为国为港所作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鹏在讲话中强调指出:

中英两国政府代表就香港1994、1995年选举安排问题进行谈判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在中英联合声明、与基本法衔接的原则以及过去已达成的协议和谅解的基础上,讨论香港1994年和1995年选举产生的香港立法局和区议会、两个市政局和如何实现与基本法的衔接,使它们在1997年7月1日以后,过渡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和区域组织,以利于实现香港在政制方面的平稳过渡。

李鹏说:

在长达七个多月的17轮会谈中,中方始终不懈地作出努力,希望早日达成协议。就是到了谈判陷入僵局,甚至面临破裂的关头,我们仍抱着积极的态度,寻求继续谈判的可能性。中国政府的上述立场和做法充分说明,我们是真诚希望与英国政府合作,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的。但英方却节外生枝,单方面中止了谈判,并悍然决定在双方还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将部分立法草案提交立法局。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理所当然地应由英国政府承担。

他说,从中英17轮谈判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中英之间的分歧,不是要不要民主的问题,而是守不守信义,要不要保证香港平稳过渡,政权顺利交接,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从而维护香港600万居民长远利益的问题。

李鹏接着说:

英国政府不友好、不合作的态度,坦率地讲,很难说不会影响到中英两国之间在其他领域的关系。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会影响中国政府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维护香港稳定繁荣的决心和信心。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实现政权的顺利交接,是关乎香港600万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各位委员肩负重任,责无旁贷。在英方已单方面终止会谈的情况下,希望预委会抓紧进行各方面的工作。现在看来,预委会应该按照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抓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产生的具体办法和其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李鹏还说,当前中国的形势是好的,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16个字。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趋势为世人所瞩目。

他强调说:

香港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荣,得益于中国内地的稳定和繁荣,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对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已经并将继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李鹏的讲话结束后,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钱其琛在闭幕式上发言

1993年12月9日至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预委会57名委员全部出席会议。

国务院副总理、预委会主任钱其琛主持大会,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李岚清出席了闭幕大会,李鹏总理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讨论了香港当前的形势,对英方在中英两国政府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将部分“政改”方案提交港英立法局的严重步骤表示强烈不满。

委员们指出,英方的这一行径是对香港600万居民极不负责的表现,是在香港人为地制造混乱,对香港的平稳过渡设置障碍。

在此情况下,预委会必须加紧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基本法,广泛团结香港各阶层人士共同参与筹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长期稳定繁荣。

11日,会议举行闭幕式。钱其琛在这次会上致词。

钱其琛说:

在预委会本次大会召开之前,内地有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发表。在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我曾宣读了邓小平在1982年9月24日同撒切尔夫人的谈话,这篇谈话已经编入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题为《我们对香港的基本立场》。与这篇谈话同时编进《邓选》发表的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还有另外8篇。这些谈话是有关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针、政策的经典性论述。有些谈话是对英国人说的,有些谈话是对香港同胞,包括基本法起草委员会说的。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所阐明的对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方针政策,对于了解中英之间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的情况,对预委会完成全国人大赋予的使命,做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准备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0

钱其琛指出,香港问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英国占领这块本属中国的领土已达100多年。考虑香港的前途问题,必须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前提是中国必须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方对香港的主权问题上的态度从来都是很清楚的,英方却在香港问题谈判一开始就提出“三个条约有效论”,继而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主张,实际上“三个条约有效论”是为主权换治权铺路的。

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的谈话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来。他明确地告诉撒切尔夫人,我们要解决的是三个问题,一是就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达成协议;二是中国在恢复行使主权后对香港采取的政策,也就是怎样管理香港;三是过渡时期的安排,也就是为我们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创造条件。这三个方面构成香港主权回归的完整意义。

然而直至1983年的第四轮会谈,英方仍然坚持要在1997年后继续管治香港,致使谈判毫无进展。

钱其琛回忆说:

针对这一情况,1983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明确指出,英国想用主权来换治权是行不通的。他正告英方改变态度,以免到1984年9月中国不得不单方面宣布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这样英方才在第五、六轮谈判中确认不再坚持英国管治,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并表示理解中国的计划是建立在1997年后整个香港的主权和管治权应该归还中国这一前提的基础上。中英谈判的主要障碍自此开始排除。

钱其琛接着说:

后来邓小平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说,“她坚持历史上的条约按国际法仍然有效,1997年后英国要继续管理香港。我跟她说,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中国1997年要收回整个香港。”邓小平所说的“整个香港”绝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主权概念,就是说,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主权不行,必须是完整的主权。进入过渡时期后半段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香港发生的风波曲折足以说明,英国谋求1997年后对香港的“治权”的企图实际上仍然存在。从“两局共识”到“居英权计划”,直至那个“三违反”的“政改方案”,诸如此类,有哪一个不是企图把英国的影响长久地保持下去?作为预委会委员,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

钱其琛指出,我们对香港的政策是以“一国两制”为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同时设立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这是解决香港的法律地位问题;二是中央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这是解决管理权和由谁来掌权的问题;三是香港的原有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这是解决香港的基本制度和政策问题;四是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自由港的地位,这也是从香港的实际需要出发,为保持香港的稳定繁荣所必须的。我们所以要对香港实行一系列特殊政策,就是为了实现既要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又要保持香港繁荣稳定这一总体目标。正如邓小平所说,“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主权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制度”。我们的政策通过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不仅为香港同胞所接受,而且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赏。

钱其琛在回顾中英谈判的经过后说:

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尤其是香港同胞更是责无旁贷。再有三年多一点的时间,我们便要把香港接过来,交给香港人自己去管理,而且还要让它继续繁荣发展下去……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事业,是一项可告慰先人,可造福子孙的事业。正在振兴的中华民族,日益兴旺发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了我们义无反顾地去进行这项事业的力量和勇气。此志不可攀,其势不可挡。我们坚信,“一国两制”的政策一定能在香港开花结果;基本法规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必将得到贯彻;基本法所规定的各项目标必将实现;我们的神圣使命将得到一切爱好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1997年后的香港一定更加繁荣发达!

钱其琛最后说:

我深信通过我们的工作,并随着九七年的临近,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站在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平稳过渡一边,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筹备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准备工作中来。有了这些有利的条件,我们就能够扎实、紧凑、有效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这次会议结束时,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鲁平在会上作了关于明年上半年预委会工作部署的报告。

鲁平说:

本次全体会议后预委会将进入具体研究各项准备工作的实质性工作阶段。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明年上半年预委会需要首先作研究的问题应该是香港社会比较关注的、比较紧迫而又比较容易获得共识的问题。政务专题小组首先需要研究第一届立法会的具体产生办法,也要同时研究行政与立法的关系问题,建立以行政为主导,行政与立法既制约又配合而重在配合的运作机制。

鲁平接着指出:

经济专题小组研究四个问题:

一、关于机场管理条例草案;

二、土地基金1997年后的管理问题;

三、深圳与香港之间的交通管理问题;

四、中央公积金问题。法律专题小组主要研究香港原有法律中有关司法制度部分的法律审查问题。文化专题小组研究历史、地理等科目的教科书编写问题,推广基本法的问题。社会保安专题小组研究香港居民出入境自由问题以及永久居住地的界定问题等。

鲁平希望各专题小组明年上半年加紧工作,多听取各方面意见,团结更多港人参与后过渡时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次会议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新闻公报》,有7位委员在会上先后作了发言。

新闻公报指出:

会议认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香港问题的论述,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的总方针解决香港前途问题的各项方针政策,其中有关香港在过渡时期可能发生问题的论断,具有高度的预见性,对预委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次会议审议了预委会政务、经济、法律、文化、社会及保安5个专题小组提交的工作报告,讨论并原则同意了各专题小组的工作规划。

会议认为,各专题小组的工作规划把1997年平稳过渡和政权顺利交接的问题同与香港同胞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联系起来考虑,为下一步开展具体的准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预委会小组分别举行会议

1994年5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政务专题小组第七次会议在香港召开。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鲁平、副主任周南出席了这次会议。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委员们将交换对香港当前形势的看法,进一步讨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的组建问题,并讨论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的问题。

会议开始后,在谈到英国下议院外委会最近发表的关于英中关系的报告时,委员们指出:

这份报告充分暴露了英方企图将英国对香港的控制和影响延续至九七年后的真实用心。报告对基本法有关条款的攻击也是十分荒谬的。

委员们还指出,在中英没有就香港1994年至1995年选举安排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依照香港立法局通过的有关选举法案产生的香港最后一届立法局已无“直通车”可言,也不存在某一部分议员不能过渡而另一部分可以过渡的可能性。

会后,委员们还将在香港开展咨询活动,广泛听取香港各界人士对预委会工作的建议以及如何实现香港平稳过渡等方面的意见。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经济专题小组首次在香港召开工作会议,受到了香港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

5月3日,新华社香港分社邀集500多位各界人士,对专程莅港参加会议的预委会副主任鲁平和预委会内地委员表示热烈欢迎。

在华润大厦第五十楼举行的酒会上,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致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出席了当天的酒会。

6月1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政务专题小组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小组将向预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交的工作报告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预委会副主任鲁平、周南、姜恩柱出席了这次会议。

政务专题小组工作报告将涉及第一届立法会的组建问题,第一届区域组织的组建问题,第一届政府的组建问题,行政与立法关系问题,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与有关制度的衔接问题,中央各部门、各地方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机构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北京设立办事机构问题以及与香港政治形势有关的问题等7个方面内容。

报告反映了委员们的初步意见和建议。会议还确定了下半年政务专题小组要讨论的问题,并进一步开展咨询工作,广泛听取香港有关人士的意见。

一直到8月11日,政务专题小组第九次会议结束。由于香港公务员团体和许多社会人士希望预委会更加关注公务员事务,政务专题小组第九次会议决定成立香港公务员事务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将就有关公务员制度和队伍的稳定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收集资料,听取意见,提出研究报告,供政务专题小组讨论参考。

研究小组以香港委员为主体,将采取多种方式与公务员以及其他熟悉公务员事务的社会人士沟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政务小组还讨论了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的有关事项。

与此同时,经济小组和文化小组的会议也在积极地进行着。

2月2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经济专题小组会议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讨论了英方最近提交中方的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的第四个财务安排方案,并提出了处理的建议。会议听取了关于年初部分委员视察深圳陆运口岸及国家经贸委召开的现场办公会议的情况通报。

国家经贸委负责人向委员们报告了深圳陆运口岸现场办公会议议定的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

会议期间,国务院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还向委员们介绍了港英政府拟上马的污水排放工程的基本情况及中方对这一工程的基本立场。

3月1日,预委会经济专题小组的委员将赴深圳视察陆运口岸管理改革措施的实施情况。

10月10日至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文化专题小组在北京召开第六次会议。

本次会议在上次小组会议讨论的基础上,委员们对“九七”以后香港公众机构名称及徽号、节假日、荣誉名衔、邮票的过渡性安排、学历和公民教育的基本原则等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

会议还就拟提交今年12月召开的预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工作报告及专题报告的框架和要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随着各个小组的任务不断向前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方面规划也越来越清晰。

江泽民会见预委会委员

1994年7月7日上午,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预委会副主任安子介、霍英东、鲁平、周南、郑义、李福善等出席了此次大会。

这次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各个专题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已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下一步的工作。

国务院副总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主任钱其琛致开幕词。

钱其琛回顾了预委会下属的政务、经济、文化等组的工作情况。他指出:

在中英双方没有就香港1994、1995年选举安排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根据港英立法局通过的任何法案产生的香港最后一届立法局、两个市政局和区议会,只能存在到1997年6月30日为止。1997年7月1日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一届立法会和区域组织将依据基本法和全国人大的有关决定重新组建。

钱其琛说:

预委会下一步要加紧研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和区域组织的具体产生办法,为筹委会制定并正式颁布有关办法做好前期准备。面向港人、依靠港人是预委会工作坚定不移的一项方针。这次会议还将共同商讨如何改进预委会的工作方式、加强与港人的沟通。

在这次大会上,各专题小组组长分别汇报半年来的工作情况。

7月8日下午,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预委会主任钱其琛,预委会副主任安子介、霍英东、鲁平、周南、郑义、李福善等参加了会见。

在会见时,江泽民说:

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必须依靠我们自己,靠我们强大的日益兴旺发达的祖国,靠600万香港同胞。香港同胞不仅能创造香港今天的繁荣,也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江泽民接着说:

我们从来就没有把实现香港平稳过渡和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是解决香港前途问题的关键。

江泽民指出,按照中英联合声明的规定,英方有责任、有义务使政权顺利交接,保持香港九七年前后的繁荣稳定对英国也是有好处的。

江泽民在会见时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了预委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他说:

预委会是为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作前期准备工作的机构,肩负的使命是重大的,面临的任务是繁重的。

江泽民说,一年来,预委会对政务、经济、法律进行了研究,广泛咨询港人意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案和意见,成效是显著的。

委员们为此付出了许多心血和辛劳。江泽民祝愿委员们继续努力,为香港平稳过渡和政权顺利交接作出新的贡献。

7月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发表新闻公报,公报指出:

在第二次全体会议确定工作规划后,各专题小组研究了一些重大的、带有紧迫性的以及与港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听取港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或建议,工作是有成效的。会议对各专题小组的工作进展表示满意。会议要求,各专题小组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对委员们在本次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加以研究。

会议对1994年下半年预委会的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各专题小组对那些已有较为成熟意见的议题提出具体方案,提交年底举行的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

公报还阐述了中方坚持的一贯原则:

会议指出,在中英双方没有就香港1994、1995年选举安排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根据港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所产生的香港最后一届立法局、两个市政局和区议会只能存在到1997年6月30日为止。1997年7月1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一届立法会和区域组织将依据基本法和全国人大的有关决定组建。会议认为,保证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长期繁荣稳定,符合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建立特别行政区、实现平稳过渡应立足于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要使更多的香港人士参与香港政权交接和平稳过渡的各项准备工作。

会议期间,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了全体与会委员,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预委会的工作。委员们认为,江泽民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对预委会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在这次会议期间,召开了两次主任会议,确定了13名新增补委员的分组,并调整了各专题小组分组名单;还通过了《预委会各专题小组设立研究小组及邀请社会人士参加工作的具体办法》、《关于预委会新闻发布的具体办法》。

这次会议决定,预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994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钱其琛重申中央立场

1994年12月10日,经过3天紧张的工作,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完成预定的任务,于当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

预委会副主任安子介、霍英东、周南、姜恩柱、郑义、李福善等65名委员参加了闭幕式。

在闭幕式上,钱其琛发表讲话。他说:

江泽民主席今年7月接见预委会全体委员时指出,把依靠自己的力量作为基本立足点,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去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我认为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祖国人民的支持和广大港人的参与。祖国和人民的支持,从大的方面讲,就是有一个政局稳定、改革开放、日益繁荣富强的国家作后盾。而具体地讲,这种支持是通过“一国两制”的总方针及其指导下的各项具体方针政策体现的。

他说,今年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十周年。十年来我们国家令人瞩目的发展以及香港进入过渡时期后的发展,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国两制”下的各项方针政策所显示出来的广泛的感召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也让我们愈来愈领悟到香港的前途是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钱其琛接着坦诚地说:

国家兴盛,民族兴盛,香港就必然兴盛……正是由于中央的战略决策代表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在“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旗帜下必然会汇聚起爱国爱港的大军,去为争取香港的光明前途,为实现我们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爱国爱港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完全一致的。“一国两制”的事业是一场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正在从事的伟大实践。

钱其琛还说:

在制定对香港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时候,邓小平同志亲自作调查研究,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要使港人尽早地参与到管理香港的各方面事务中去,通过实践,涌现出一大批爱国爱港,具有各方面才干的港人,使他们担负起1997年后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重任。从组成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到后来聘请港事顾问、区事顾问,直到成立预委会,都是为了使港人参与到建立特别行政区的具体实践中来,为了要在1997年后落实“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现在预委会所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筹建特别行政区,实现平稳过渡所必须考虑的,也都是港人非常关心,迫切希望得到回答的。在研究这些问题时,我们都贯彻面向港人,依靠港人的方针,并采取各种方式去扩大港人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做都是为使每一项具体方案的设计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港人所理解和掌握,也便于今后的贯彻落实。

钱其琛接着澄清说:

对预委会目前所从事的各项准备工作,有人可能担心,甚至有人会制造混乱,攻击说,这是在干预香港的高度自治。关于干预的问题,邓小平曾经谈过,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回答,不能笼统地反对参与,也不能笼统地反对干预。要看这样做是有利于香港人的利益,有利于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还是损害香港人的利益,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我们说,“港人治港”不会变,就是说由香港人推选出来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因此这是香港人的参与,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人参与。

钱其琛接着指出,总而言之,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就是要把“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把基本法的各项规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决定,同港人参与的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受外来干扰,坚定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时间表去完成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建立特别行政区的历史使命。

钱其琛最后强调说:

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把依靠自己的力量作为基本立足点,绝不意味着我们拒绝英方的合作,相反,我们欢迎合作。我们欢迎的是在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轨道上的合作,而且我们同英方曾有过这种合作。但不能不看到有些人不愿意合作,或者说不甘心合作,还会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捣乱的因素存在,这种因素可能来自香港内部,也可能来自某种国际势力,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最近英方讲了一些希望合作的话,也做了一点事,做一点总比一点都不做要好。我们希望英方的决策者把眼光放长远些,在香港问题上真心诚意地同中方合作,为香港的长期稳定繁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样也有利于把中英关系推向前进。

钱其琛的讲话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当天,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发表第四次全体会议新闻公报,公报说:

会议对1995年上半年预委会的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各专题小组根据这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对已提交的建议加以充实……其他各项问题的研究,争取在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就所研究的大部分问题正式提出建议或方案。

会议决定,预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995年6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5个专题小组提交的工作报告,并审议了有关问题的建议,直接推动了中央关于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工作。

举报

热门好书,快上车!

  • [现代]姑娘你别舔了,不然我要喷你嘴里了…
  • [现代]嫂子,后面干腻了,换个姿势吊起来插!
  • [玄奇]别让我陪三个黑人,实在是太粗壮了啊
  • [现代]恐怖屋里养了可怕的东西,千万别看!
  • [现代]爷爷遗留的小卖铺,竟然可以连通妖界!
  • [玄奇]小姑娘你都没嫁人,这些都跟谁学的?
下载黑岩阅读APP,红包赠币奖不停
+A -A
目录
设置
评论
收藏